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连锁超市检查方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连锁超市检查方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连锁便利店生意并不好,成本还高,他们都是怎么盈利的?
连锁便利店行业近八年来发展的非常快。开始的几年,也就是2000年左右,各个连锁品牌店雨后春笋般出现,除了杂牌小店外,每个城市基本都可以见到四五家以上店铺较多的便利店品牌,可以说行业发展开始就迅速进入了群雄逐鹿的状态。
近几年,经过了行业激烈竞争阶段后,便利店市场已经逐渐成熟,各地基本都形成了少量品牌占有主要市场的局面,曾经百花齐放阶段的很多品牌要么被收购,要么已经被残酷的市场竞争所淘汰。
早期的便利店,之所以很容易被市场所淘汰,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并没有解决消费者的痛点。也就是说,初期的便利店就像个精致缩小版的超市,同样产品价格还略贵一些。消费者过了新鲜劲儿后,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一样,而形成不了消费习惯,也就无法有稳定的客源。
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很多企业意识到如何去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加上行业标杆日本便利店的示范作用,很多国内品牌也逐渐的形成自己的特点和优势。除了方便快捷外,目前的连锁便利店都有自己成熟的产品体系和物流体系,尤其是便餐、自制面包、新鲜甜品、小吃等产品的丰富,极大的满足了都市年轻人工作和生活的需求,逐渐使年轻消费者习惯于便利店一站式满足需求。
所以,凡是经营较好的连锁便利店,一定是非标准产品很丰富、美味的,而这部分产品利润较高,对消费者吸引力较大,解决了年轻人对吃的方便需求。当习惯形成后,客流稳定且逐渐增大,其他店内产品的销量也会随之增加,也就形成了目前较成熟的市场状态。
对于很多没有开店经验的创业者来说,连锁加盟确实是一个便捷的途径,其中开便利店是很多投资者所青睐的项目。我们看到街上便利店越开越多,有时候一条街就有三四家,成本高、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是乎生意并不太好,倒闭的也多。那么连锁便利店如何盈利呢?想要加盟便利店的朋友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加盟连锁便利店注意事项
1、加盟品牌的选择
现在的加盟市场是错综复杂,很多阿猫阿狗随便创个品牌,在按上个噱头十足的品牌背景故事就出来吸引业主加盟。我们可以看到新闻上业主被骗加盟费、加盟商跑路、加盟商能力不足的比比皆是,到时候维权都困难,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最后苦的还是投资者。所以在加盟品牌的时候一定要多做对比了解情况,特别是加盟费,很多小品牌吹的自己多厉害动不动加盟费就是几万几十万的,你要知道好的品牌是做长线发展的,而不是圈一波就完事了。
2.加盟售后服务
品牌便利店的选择一定要观察其是否有强大完整的产业链和足够的后台技术支持,既然选择加盟就是为了图个轻松省事,是否能支持经营者在销售中的推广活动、促销策划以及产品管理,稳定的发展还是在后期经营中值得考虑的部分。
1、日常经营
这个就不用多说了,便利店的主业就是出货,在拓展其他盈利点的前提是要保证日常营业额的稳定。
2、店外场地应用
不知道哪道听途说便利店的生意不好,成本还高。看见一部分人做的不好,就认为整个行业都难做,认识事情没有调查就没有真相。
我创业后接触大大小小的便利店超过300家,从国际巨头7-11,全家,到两个人的夫妻店,对于便利店的情况太了解了。我来告诉你便利店的真相。
便利店的成本并不高,很多社区还有优惠
便利店成本高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我了解到的情况是这样的,一般便利店大也就80个平方,小的10平方,平均面积在30平方左右(国内美宜家普遍更小,大概15平左右),有些旗舰店会大些。
我们按30平方算,一般一线城市一平的租金在300元左右,贵的会到500。一个30平的店面也就9000-15000的租金。人工方面,连锁店会有5个人轮班,平均薪水5000元,这样的成本是2.5万。水电和杂费一个月3000元。一个月的总费用支出不会超过5万。这是一线城市流量大的店铺成本,可能你觉得一个月5万成本太高,等会分析利润你就知道了。
二三线城市的小区店铺价格会更低,我住的小区,一个30平的店铺租金是6000元,夫妻店就是自己看着,最多再雇两个人帮忙。成本最低可以做到2万以内。很多小区由于刚入驻,需要一些便民的商业,所以很多便利店前半年都会免租入驻。
毛利
很多便利店,特别是7-11,全家40%的营业额是包子,面条,关东煮贡献的。而这些的毛利润普遍在60%以上,其他普通商品在30%-40%之间。热销的品牌利润15%-20%,用点心思经营,平均毛利润达到30%左右是没问题的。
营业额
以一线城市的7-11为例,官方公布的数据,每间店的平均日营业额是3.3万,平均毛利是31%。那么一个月的平均毛利达到30万,你还觉得5万的成本高吗?
当然7-11是行业内的一个特例,他拥有其他便利店不能比拟的供应链优势。那么普通的便利店情况又如何?
前两年认识一个珠海本地做便利店10年的前辈,他有3家便利店,都是在小区门口。他告诉我的真实数据,平均一间店的单日营业额是8000元,每间店4个员工,房子租金一个月1万,平均毛利28%。每个月单店的毛利是6万,除去成本3万,每间店每个月有3万左右的纯利润。
自己做的不好,不要说别人撒谎
之前说到便利店的问题,很多人说我吹牛,什么最少一个店要5个人才忙的过来,说毛利20%都不到,营业额才1000多什么的。我承认我说的数据都是行业内相对成功的,但是我不能永远拿你们没做成功的举例吧。自己做的不好要多思考问题所在,不要去说别人也做不到。
关于便利店的问题,大家可以给小鱼留言讨论。
由于人均GDP达标和消费习惯改变,目前便利店在零售领域属于发展较快的业态。尤其日系的全家、罗森、7-11,国内的快客、好德、美宜佳、便利蜂等连锁便利店品牌,其在规模化、供应链整合、精细化运营等方面具有核心竞争优势,因此总体生意还是可以的,另外规模化其实是在降低成本的,不代表成本还高。当然也存在运营不理想,生意不好的连锁品牌,但在这个便利店风口期,占领地盘是很多连锁品牌的首要目标。盈利模式看起来简单,但却是系统性运营才能达到的结果。
一、商品及周边体系盈利是基础
商品盈利:这是零售业态基本的盈利模式,便利店也不例外。本质上是在进销存过程中制定毛利率和售价,赚取差价。这部分看起来简单明了,但其是基于连锁规模化的供应链议价能力,从而衍生高回转的利润积累,以及供货合同的账期限制,形成的资金流转带来的价值。而对店铺数量较多的连锁便利店而言,供应链和厂家的销售返利也是其盈利重点,也有核算进营业外收入的。
- 原创研发商品盈利:无论哪种业态,如果形成渠道规模、供应链规模、店铺规模、消费者基数的控制力,就形成了产品力向盈利能力的转化。在这个过程中,连锁便利店就可以研发自有品牌商品,这些类别和单品都是有规划的,并且参考一个时间段内消费数据来设计,不断汰换和更新。这些原创商品不仅有消费需求,最主要是利润很高,因为具有垄断性和不可比性。
- 营业外收入盈利:连锁业态都存在一定的合作费用,进场、条码、物流佣金、年节促销等费用,总体来说,核算出来的这部分收益都是纯利,是重要盈利点。
- 线上社群盈利:表面上看连锁便利店,线上多以社区O2O来实现渠道拓展,比如饿了么、美团外卖,或者类似罗森的线上APP来售卖。但实际苏宁小店、便利蜂等品牌也开始逐渐开展社交电商模式来实现商品销售,拼购、社区团购都是此列。而这些方法一般多在非连锁的社区便利店和超市运用。
二、服务及体验式盈利占比逐渐增加
事实上便利店是售卖服务的业态,卖商品赚差价只是表象。国内便利店的发展,虽有突破创新的趋势,但与日美等地区比较还有很大差距。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便利店服务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占比也在增加。
服务化不受便利店空间限制,并且消费者的习惯,也更多地趋向服务和体验认同。去便利店购物,会发现在收银前台经常会有快递、收衣等其他服务,这些本身都不是便利店自有业务,但通过异业联盟和跨场景连接,通过二维码小程序等技术,实现对消费者的增值服务和自盈利。
三、运营环节优化创造的成本降低是变相的盈利
具有连锁化规模化的便利店,说明自身就具有标准化、系统性和精细化运营的能力。这包括供应链体系、物流和配送环节、鲜食便当的自制加工、商品陈列和结构组织、人员素质培训等等方面,再通过新零售和技术的优化,运营环节的成本是逐渐降低的,而效率在大大提高。系统性的成本降低,相对于非连锁化的便利店,就是变相的盈利。
在这个过程中,场景连接的服务、产品、客户、机会是很多的,可能有些在店面上看不到,但在后台是实际存在的。尤其像7-11这个级别的便利店,由于其能力超强,甚至出现制造型的趋势,而在这个过程中,或许连合同结算的限制条款都不存在,因为制造商不是供货商,而成了合伙人。
综上所述:
真正深耕便利店行业的连锁便利店品牌,不能简单的从表象生意、店面投资来分析其业绩,但存在问题也是有的,尤其在竞争和扩张期。这个时期零售已经进入考验运营能力和功底的阶段,便利店也必须追求单店盈利的目标,而不能只靠总部盈利体系来支撑。
另外,在便利店的风口,有一些以加盟模式出现的连锁便利店品牌,并不具有真正的精细化运营等能力,甚至是有问题的,往往加盟者成了被割韭菜的对象,一定要谨慎。所以,的确需要从单店和总部体系、营销支撑、运营模式、供应链、成本核算等多方面进行论证,从而规避风险。
我是灵兽山,20年零售践行者,100余家零售咨询项目!关注增长、战略、供应链、流程再造、运营落地。挥墨、论剑、相拥!跳脚、争辩 、相携 !解惑、鞭策、奋进!欢迎关注!皆为原创!期待互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连锁超市检查方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连锁超市检查方案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